《跨境人民币观察报告》发布:企业使用跨境人民币结算的主动性增强

5月27日,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发布《跨境人民币观察报告》(以下简称《报告》)。《报告》显示,企业使用跨境人民币结算的主动性增强,问卷调查中超过七成企业使用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业务,表明人民币在跨境交易中的使用已相当普遍。

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发布《跨境人民币观察报告》。主办方供图

《报告》收集了1657家企业答卷的描述性统计分析,揭示企业层面的跨境人民币多元使用场景。从场景看,企业不仅在日常跨境贸易结算(72.98%)和外汇交易(57.13%)中广泛使用人民币,也将其应用于其他金融活动领域。

例如,19.18%的企业使用人民币进行贸易融资,体现出这些企业认识到使用人民币进行融资的低汇率风险、低融资成本等优势;16.98%的企业涉及跨境人民币现金管理业务,说明一些企业已开始使用人民币进行复杂的现金流和资金管理操作,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,降低运营成本。

《报告》指出,积极健康的使用动机是夯实人民币国际化成果的关键因素之一。调研显示,企业使用人民币结算的积极动机涵盖了资产安全性、风险配置、现金管理以及收益可观等多个方面。一方面体现了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必要性,另一方面也为人民币国际化的稳步推进提供了微观基础。资产安全性是企业使用人民币结算的最主要考量,占比高达68.35%。在当前全球政治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,企业更加重视资产的安全性和稳定性。

近年来,政策的支持为企业使用人民币提供了大量便利条件,如简化跨境结算流程、降低交易成本、提供税收优惠等,这些都有效增强了企业使用人民币的意愿和能力。企业期望进一步推行更合理的政策、加强政策的持续性、强化政策的解读和宣讲等,以便能更好地规划和管理跨境业务,进一步提升人民币使用场景。

《报告》还指出,逾七成企业存在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业务,近六成企业存在人民币外汇交易业务。

发布于:四川省